单片机串口通信指南

前端开发者说 2020-01-23 ⋅ 15 阅读

串口通信是单片机和计算机、外部设备等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常见方式之一。在串口通信中,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/Transmitter(通常缩写为UART)是最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之一。本文将介绍UART的工作原理、串口通信协议及如何在单片机中实现串口通信。

UART工作原理

UART是一种异步的串行通信协议,通过两根信号线(分别为接收线(RXD)和发送线(TXD))进行数据的传输。其中,输入数据称为串口发送数据,输出数据称为串口接收数据。

UART通信基于波特率(Baud Rate),即数据传输速率。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、19200、38400、57600、115200等。波特率越高,数据传输速度越快。波特率的设置需要发送和接收双方的协调一致才能正常通信。

UART通过位序列来传输数据,每个数据包包括一个起始位(Start Bit)、8个数据位(Data Bits)、可选的校验位(Parity Bit)和一个停止位(Stop Bit)。起始位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开始,停止位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结束。

串口通信协议

在UART通信中,需要双方事先约定好通信协议。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帧的格式、数据传输的流程等。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有如下几种:

  1. 异步串口协议:使用一定的位序列格式进行数据传输,适用于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。数据帧包括:起始位、数据位、校验位和停止位。

  2. 同步串口协议:将数据传输分为帧,每一帧的长度相等。帧之间通过同步信号进行同步,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。

  3. MIDI串口协议:用于音乐设备之间的通信,共包含32个字节。

  4. Modbus串口协议:用于工业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,包含起始位、数据位、校验位和停止位。

串口通信协议的选择取决于通信双方的具体需求。

在单片机中实现串口通信

在单片机中实现串口通信,需要了解单片机的串口模块的工作原理,并通过编程设置相关寄存器和中断来实现通信。

以STC89C52单片机为例,其串口模块称为UART。以下是示例代码:

#include <reg51.h>

void UART_Init() {
    TH1 = 0xfd; // 设置波特率为9600
    TL1 = 0xfd;
    TMOD = 0x20; // 设置定时器1为模式2
    SCON = 0x50; // 设置串口为模式1,8位数据,波特率可变,启用接收
    TR1 = 1; // 启动定时器1
}

void UART_Send_Byte(unsigned char dat) {
    SBUF = dat; // 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
    while(!TI); // 等待发送完成
    TI = 0; // 清除发送完成标志位
}

unsigned char UART_Receive_Byte() {
    while(!RI); // 等待接收完成
    unsigned char dat = SBUF; // 从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
    RI = 0; // 清除接收完成标志位
    return dat;
}

void main() {
    UART_Init(); // 初始化UART

    while(1) {
        unsigned char receivedData = UART_Receive_Byte(); // 接收数据
        UART_Send_Byte(receivedData); // 发送接收到的数据
    }
}

上述代码中,UART_Init函数用于初始化串口模块,包括设置波特率、模式等。UART_Send_Byte函数用于发送字节数据,UART_Receive_Byte函数用于接收字节数据。在主函数中,通过循环不断接收数据,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原样发送回去。

通过上述代码,可以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简单串口通信。

总结

UART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,在单片机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外设的通信。本文介绍了UART的工作原理、串口通信协议以及在单片机中实现串口通信的基本步骤。希望本文对您理解UART串口通信有所帮助。
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