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器学习模型解释与可解释性

风吹麦浪 2020-05-13 ⋅ 14 阅读

引言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机器学习模型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这些模型是否能够给出可信的解释和解释其决策的依据。这使得机器学习模型的解释性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。

本文将探讨机器学习模型解释性的背景和重要性,并提供一些解释模型的方法和技术以增加其可解释性。

背景和重要性

在一些关键应用领域,如医疗诊断、金融风险评估和自动驾驶等,对机器学习模型的解释至关重要。可解释性可以帮助用户理解模型在决策中的依据、识别输入特征的重要性,并发现模型的潜在漏洞。

此外,许多法规和政策对自动化决策引入了监管和合规的要求。这些要求通常要求解释模型的可解释性,以保证公正性、隐私保护和透明度等方面的问题。

解释模型的方法和技术

特征重要性

特征重要性是一种常见的解释模型的方法,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模型对输入特征的关注程度。通过计算特征的重要性得分,我们可以了解哪些特征对模型的输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。

  • SHAP值(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)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特征重要性方法,它基于博弈论的概念来解释模型的预测结果。它通过计算特征的贡献度来量化每个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。

局部可解释性

局部可解释性是指理解模型对于单个样本的预测决策,并解释模型如何利用输入特征做出这些决策。

  • LIME(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-agnostic Explanations)是一种流行的局部可解释性方法。它通过在附近生成一组类似样本的扰动数据,然后拟合一个解释性的线性模型来近似原始模型的预测结果。

规则提取

规则提取是指从黑盒模型中提取逻辑规则,以增加模型的可解释性。

  • RIPPER(Repeated Incremental Pruning to Produce Error Reduction)是一种常见的规则提取算法,它利用数据集中的频繁项集来生成逻辑规则。

结论

机器学习模型的解释性在今天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。通过使用特征重要性、局部可解释性和规则提取等方法和技术,我们可以增加模型的可解释性,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和智能应用的可信度。为了推动机器学习模型解释性的研究和应用,我们仍然面临着挑战,如解释模型的一致性和可伸缩性等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,我们相信在未来会取得更多的突破,使得机器学习模型更具可解释性和透明度。

参考文献:

  1. Lundberg, S. M., & Lee, S. I. (2017). A Unified Approach to Interpreting Model Predictions. In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.
  2. Ribeiro, M. T., Singh, S., & Guestrin, C. (2016). Why Should I Trust You? Explaining the Predictions of Any Classifier. In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.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