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库并发控制方法与实现原理

雨后彩虹 2020-06-01 ⋅ 15 阅读

引言

在数据库系统中,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事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要求。然而,当多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时,容易出现并发访问引起的数据一致性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数据库引入了并发控制机制,用于确保数据库的正确性和一致性。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并发控制方法及其实现原理。

锁机制

锁是一种常用的并发控制方法,它可以用于保护共享资源,避免多个事务同时访问造成的数据冲突。

共享锁(S锁)

共享锁用于并发读取操作,多个事务可以同时持有共享锁,但不能同时持有排他锁。当某个事务持有共享锁时,其他事务可以获取共享锁,但无法获取排他锁。

排他锁(X锁)

排他锁用于并发写入操作,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事务持有排他锁。事务持有排他锁时,其他事务无法获取共享锁或排他锁。

两段锁协议

两段锁协议是指事务的锁定和释放分成两个阶段进行。在锁定阶段,事务只能获取锁,而不能释放锁;在释放阶段,事务只能释放锁,而不能获取锁。这样可以避免死锁的发生。

事务隔离级别

事务隔离级别决定了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到其他事务的哪些数据。常见的事务隔离级别包括:读未提交(Read Uncommitted)、读已提交(Read Committed)、可重复读(Repeatable Read)和串行化(Serializable)。

读未提交(Read Uncommitted)

最低的隔离级别,事务可以读取到其他事务未提交的数据。这种隔离级别容易导致脏读(Dirty Read)和不可重复读(Non-repeatable Read)问题。

读已提交(Read Committed)

事务只能读取到其他事务已提交的数据。这种隔离级别可以避免脏读问题,但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问题。

可重复读(Repeatable Read)

事务可以多次读取同一个数据,读取的结果保持一致。这种隔离级别可以避免不可重复读问题,但可能出现幻读(Phantom Read)问题。

串行化(Serializable)

最高的隔离级别,事务串行执行,可以避免脏读、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。但是串行化的事务并发性较低,性能较差。

多版本并发控制(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,MVCC)

多版本并发控制是一种用于数据库的高并发控制方法。它采用版本号来判断事务对数据的访问是否冲突,从而实现并发控制。

版本号

每个事务执行修改数据的操作时,系统都会为其生成一个新版本,并将版本号与数据关联。当一个事务需要读取数据时,可以根据事务的时间戳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读取。

读写冲突

在MVCC中,读写操作彼此之间存在冲突。当一个事务要读取某个数据时,如果该数据已经被其他事务修改过且未提交,则会产生读写冲突。

冲突解决

MVCC通过版本号和时间戳来解决读写冲突。读操作只能读取小于或等于该事务时间戳的已提交版本,写操作会为新的事务生成一个新版本,并将事务时间戳设为该版本的时间戳。

结论

数据库并发控制是确保数据库正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机制。锁机制和多版本并发控制是常用的并发控制方法,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。同时,合理选择事务隔离级别也是确保数据库并发性和一致性的关键。深入了解这些方法的实现原理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系统。
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