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核心原理

蓝色幻想 2023-04-02 ⋅ 12 阅读

在现代数据库系统中,多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是非常常见的,然而并发访问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,如数据不一致、丢失更新、死锁等。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,数据库系统采用并发控制机制。

并发控制的目标

并发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在并发读写的场景下,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。数据库系统通过协调并发事务的访问,有效地解决了如下问题:

  1. 不一致读(Dirty Read):一个事务在读取了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后,如果该未提交的事务被回滚,那么当前事务读取到的数据就是不一致的。
  2. 丢失更新(Lost Update):两个事务同时读取了一条记录,然后分别进行修改,并且在提交前都未关注对方的修改,这样就可能导致一方的修改被覆盖,数据的更新丢失。
  3. 不可重复读(Non-Repeatable Read):在一个事务内,多次读取同一条记录时,如果其他并发事务修改了该记录,那么后续的读取结果就会不同。
  4. 幻读(Phantom Read):在一个事务内,多次执行相同的查询时,如果其他并发事务插入或者删除了与查询条件匹配的数据,那么后续的查询结果就会出现新增或者删除的数据,即出现了幻读现象。

为了解决以上问题,数据库系统引入了锁机制。

锁机制

锁机制是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核心实现方式之一。通过加锁和解锁操作,来控制并发事务的访问。

数据库的锁有多种类型,常见的包括:

  1. 共享锁(Shared Lock):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一个数据项,但是不允许任何事务进行写操作。
  2. 排他锁(Exclusive Lock):只允许一个事务对数据项进行写操作,其他事务无法读取或者写入该数据项。
  3. 意向锁(Intent Lock):表级锁,用于指示在该表上有锁定操作存在。

在数据库系统中,实现锁机制需要解决如下问题:

  1. 锁粒度:对数据项加锁的粒度,可能是表级锁、行级锁、页级锁等。
  2. 锁的获取:并发事务如何获得锁,是通过自旋等待还是阻塞等待。
  3. 锁的释放:事务完成后如何释放锁,以便其他事务进行访问。
  4. 死锁检测与处理:当多个事务互相等待对方的锁时,可能会出现死锁情况,数据库系统需要检测死锁并进行处理。

并发控制的其他方法

除了锁机制外,数据库系统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来实现并发控制。

  1. 多版本并发控制(Multi-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,MVCC):数据库系统为每个事务分配独立的时间戳,通过数据版本来实现并发控制。读操作只能看到先前提交的数据版本,写操作创建新的数据版本,从而实现并发的读写访问。MVCC对读多写少的场景下具有较好的性能。
  2. 乐观并发控制(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,OCC):数据项不会被锁定,而是在提交事务时,通过比较事务开始时和提交时的数据版本来判断是否发生冲突。如果发生冲突,则回滚事务进行重试。
  3. 时间戳排序(Timestamp Ordering):事务按照时间戳顺序进行提交,保证了并发事务的执行顺序,从而避免了不一致的问题。

以上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,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并发控制方法。

结语

数据库并发控制是确保并发事务正确访问数据库的关键机制,合理选择并实施并发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。锁机制是最常见的并发控制方法之一,通过精细管理数据的访问权,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和正确性。除了锁机制外,数据库系统还有一些其他的并发控制方法可供选择,根据场景和需求进行灵活应用。

参考资料
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